箫吟看书吧 > > 战湘潭 > 战湘潭第6部分阅读

战湘潭第6部分阅读(1 / 2)

奉承话,你只要顺着毛毛摸,他们还是蛮落叫俗语:听话。的。”

林绍璋微笑着说:“如此说来,我们可以考虑以此作为根据地在湘中发展了。”

罗琼树插言:“天京要我们打下湘潭后,迅速将湘潭的物资与船只集中,然后顺江而下,与下游的弟兄们合力打长沙。”

林绍璋瞪着他说:“那不矛盾。长沙肯定是要打的,但这个好地方我们我们也不要放弃。”

于是,从进湘潭的这一刻起,太平军就有了长居之意。

县城不大,由两条街组成。以街为线,叉分出许多巷。城内有许多士大夫、富绅的住宅,都是一家一院一池塘。

县衙门暂时成了太平军征湘军的总指挥部。林绍璋吩咐搞漂亮点。它被称为“丞相殿”,于是,一名书吏临时撰写了一副对联:“春城化雨联三楚,官宅仁风扇百寮。”这副对联二首字为“春宫”,含林绍璋的官职。

县衙前所飘扬的主要旗帜,即春宫又副丞相林绍璋的大旗及其各官员的旗帜。一时所列枪矛刀炮旗帜,自大堂至照墙,纷纷扬扬,如森林立。

参与攻打湘潭的太平军将领有:国宗石祥祯、石镇仑,春官又副丞相林绍璋,秋官又副丞相曾添养,殿前丞相罗琼树,殿前左二十七指挥曾添浩。两位是翼王石达开的从兄。可见,太平军西征部队对于湘潭是很重视的。那时候,陈玉成还只是二十七军中的一个粮官。

一群太平军士兵奉命赶到监狱去释放那些被官府关押的囚犯,这些人都是太平军的阶级兄弟。但是,许多囚犯早已被官府转移了。

一群士兵赶着在衙门的院子中搭建一个木台,即了望台,以便总指挥部及时观察周边动态。太平军兵卒用朱笔在木架上邪涂:望阵。

一群士兵沿街张贴告示,还是讨清妖檄,落款头衔为太平天国禾以司、赎病主、左辅丞相、正军师、东王扬。又排注右弼丞相、又正军师、西王萧等,有图章、戳印等,名称非常复杂。

潭城纪事载:&ot;潭城门六,贼入即紧闭,惟西瞻岳门与总市侧门,则时闭时开,特非贼不能入耳。有伪军统领,闭城后,传贼众登城,城上搭棚造厂,架炮悬旗,昼角夜梆,声无少息,盖一垛一贼,一贼一矛。翘首顿足于其上者,二千六百有奇&ot;。

这段文字说明太平军防范力量非常强大。城墙上有二千六百多人,每一个墙垛安排一人。新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地方,这种警惕性是非常必备的,特别是来到湖南这个反动势力如此猖獗的地方,更须小心提防。

根据事先确定的军事方针,太平军进城后即开始抢掳。他们主要是两掳:掳人掳物。潭城纪事载:

先至者为长发老贼,拣掠上等赃物,次掠中等,次则尽民房所有,一概卷掠。不中用者,以刀打烂。潭城是时官仓储谷数万,富户仓储亦以数伞出,贼思长踞县城,传令暂封。

这么多人要吃饭,不掳不行,劫富济贫也好,打家劫舍也好,都是为了生存。更何况长途奔袭,又不携粮同行,只能就地取财。他们以收集上等财货为主,不要的砸烂,这是任何战争时期难免的事情。此时未有太平军强jian屠杀无辜百姓的记录。在此时,也应该看到,官军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先是贼未至潭,钦差恐货船难驶,传令将舵缴烧,或将全船烧毁。”这些货船是私人业主多年的心血,就这样没有分文补贴地烧掉了。

湘潭航运业发达,太平军也看到了这一点,在占领湘潭的同时,发动军队到涓水、涟水、湘江上去抢掠渔船。整个江上的船只被他们抢掠一空,船上的货物,除了石灰、煤炭、木柴、枯饼不要全部推倒入河中,余物全掠。官库和富户的大米菜油用封条封闭起来,供全军食用。

掳人是为了扩军的需要。所谓掳,有两种方式,一是宣传鼓动,号召那些反清分子、贫苦农民参加太平军。在湘潭,渔民多为自愿被掳;二是强行掳。只要有力气的,管你是贫民是富民,先抓来再说,逮到之后,就在额头上刻一个印记,这与抓壮丁当炮灰是一码事。即使你临阵逃跑了,到了官方控制区,你也难逃干系,额头上刺的字证明你是长毛。这样,你参加太平军是死,不参加太平军也是死。

石潭方向。一小股化了装的太平军在泥泞中畏怯地前进。他们的目标是掳掠身体强壮的男子。

这一小股太平军的头目为司马洪觉如。

洪司马是个多大的官呢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太平军的基层结构。太平军中,五人为伍,伍长管辖着四名伍卒,他们分别称为冲锋、破敌、制胜和奏捷;五伍为两,两的长官是司马,管辖五个伍长,他们分别称为刚强、英敢、雄猛、果毅和威武,总计有二十五人。四两为卒,卒长管东西南北四两司马,一百零四人;五卒为旅,旅的最高长官称旅帅,管五个卒长,五百二十五人的编制;五旅为师,师帅管五个旅帅,二千六百五十人的编制;五师为军,军师管五个师,一万三千一百二十五人。军帅有监军、总制、将军、指挥、检点、丞相、军师。洪司马这二十五人从峡山口往杨嘉桥方向进发。

一名果毅眉头紧蹙,向洪司马提问:“既然我们的目标是革命的,是为劳苦大众服务的,我们为什么还要抓夫呢”

洪司马答道:“革命在初始阶段,往往难于被习惯势力所能接受,所以不得已而为之。”

一名雄猛说道:“湘潭这个地方应该好拉夫呀过去清兵在此屠城,本地人民有仇清情绪。”

洪司马叹息道:“忘记历史往往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湘潭人只怕早就将这段历史忘却了”

众人在泥泞中颤栗地前进,摸进杨嘉桥的一个村庄。村前一片茂密的竹林,还有一棵上百年的大樟树。一名勇敢带着他管辖的队伍,埋伏在一家民宅的濠沟内,等待机会。这时听到稚童的读书声。循声望去,一位五十多岁模样的乡间私塾先生正在给孩子们上课。

勇敢大喜:“这下可一网打尽了”

他让冲锋过去给司马传信,二十五人全部调过来参加掳丁行动。

他们冲进教室,将一间大房子里的先生与十名儿童全部抓获。

私塾先生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勇敢回答:“我们是伟大的太平军,来解救你们。请你们跟我走,参加革命”

私塾先生说:“我不想革命,只想安于现状。”

司马怒道:“你愿意被清妖奴役”

私塾先生说:“革命是很危险的,人生来到这世界上就一遭,我不想那么早就战死在前方。我家中还有七十岁的老娘,请你们饶了我吧”

司马大怒:“押下去,洗脑”

私塾先生被两名太平军卒押了出去。

孩子们大哭。

私塾老师哀求道:“请你们放过这些孩子”

司马笑着说:“欢迎他们参加童子军”

十名儿童也被押走。他们被押向杨嘉桥涟水边几艘已在等待的渔船。

湘潭县城。太平军林绍璋丞相府。

对被掳来的私塾先生,林绍璋表示出极其的尊重。他喝令侍卫将绑绳打开,然后诚恳地向先生施礼:

“我们缺少的正是先生这样懂文字的人。我们这支队伍都是一些苦大仇深的农民,需要有文化的人来领导,像先生这样的人必能在太平天国当上大官。”

然后宣传劝说工作开始。

林绍璋问道:“您参加过几次乡试”

教书先生回答:“前后算来十二次。”

林绍璋又问:“现获得什么头衔”

教书先生回答:“仍旧是平头百姓一个,现在乡间教小孩,靠此为生。”

林绍璋再问:“你希望太平天国革命成功吗”

教书先生回答:“当然希望汉人推翻满清,但是,不希望发生大的。”

林绍璋觉得此人头脑顽固,连连反问:“不用暴力又如何推翻满清汉人又怎么抬头”

教书先生说:“革命,我不反对,参加革命总得自愿吧”

林绍璋耐心地说:“革命的前期阶段总有些粗暴,比如说,我们对先生实行的就是绑架革命。”

教书先生说:“绑架革命如果誓死不从呢”

林绍璋的脸马上拉长了:“绝不勉强但我们会在你额头上用金印烫上太平二字,然后放你回去。”

教书先生愤然说道:“如此,革命也得死,不革命也得死。”

林绍璋道:“是这样。所以,惟一的希望是,太平天国革命成功。”

教书先生反问道:“你们革命会成功吗”

林绍璋说:“你看呢现在清妖被我们打得抱头鼠窜,我们从广西一路打到了南京,势如破竹。”

教书先生说:“活着真是一件悲惨的事。你准备怎样对待老夫”

林绍璋道:“知识分子在我们太平军中待遇很好,一进来就相当于司马,如将来有重大献计献策者,骤升很快,不用三年就可以像我一样,当个丞相。”

教书先生暗思:好死不如赖活,先忍着点,寻找机会逃走吧。

太平军的后勤军需官进来。先登记造册,然后发给教书先生一套军师模样的制服,青纱裹头,安排两个兵丁供先生使用,寝食与高级军官同。

也有读书人不肯就范。

太平军入城后,几名太平军闯到书生何中瀚的家里。何中瀚厉声大骂:“出去出去你们这些当兵的怎么私闯民宅”

太平军兵卒道:“先生是读书人,我虽为贫民出身,也粗知理义,没办法,也是被胁迫进来的。我告诉你,这几天外面乱得很,你不要外出。有什么事我再来告诉你。”

何中瀚信以为真,遂闭户家居。

第二天就来了几个太平军模样的人,提着金银珠宝来敲门:

“听说你是个读书人,我们想请你去军营中写几个字,耽搁几天。这里是一点小意思,聊作你家中伙食费补助。”

何中瀚大怒:“你们太平军就是这样欺骗人的吗不去,打死我也不去”

一名太平军兵卒提刀上前欲杀何中瀚。何中瀚一点也不畏惧,与冲上前来的太平军兵卒争夺起来。

一名将领模样的人走进来,喝退左右,然后状显诚恳地说:“您的胆略过人,正当此时博取人间富贵,呆守在此等陋室何益我们那里,许多读书人大有用武之地呢。”

何中瀚知欲拒难逃,遂诈应同行。行至城东塘边,大喊:

“我乃孔孟之徒,怎么能与你们这些土匪盗贼为伍此水以鉴吾心”

遂跳水自尽。

随行的太平军跃入水中抢救,但捞上来的是一具断了气的尸体。

将领叹息:“真儒也埋了吧”

众兵卒推倒一面土墙,掩埋了书生的尸体。

潭城纪事中记载了太平军掳人的情况:

初,人见其红衣号褂,即远遁去。越日,贼改装变服,暗匿山径树旁,乡人又为所愚。其所掳之人,惟善书者尊为先生,以青纱裹头,寝食与贼目等处,另派二三贼以供奔走,然此实为防守计也。又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被掳者十难一脱。如能善辩苦求,间亦放走。

每日有靖港贼文书,书中大意以掳财物为要,次为掳人。有录功簿,多掳银钱者越等升官,掳人多亦按次推升。如已掳而复逃者则罚其军贼目,但能另掳补足,亦将功赎罪。

贼军于每夜初更时按册查人。贼自到潭以来,每夜查核。”

从以上几段文字看。太平军以掳人作为补充战争伤亡人数的主要办法。太平军中确有童子军。童子军为掳来之未成年人。这些人出现在战场上,往往令敌人不忍射杀。

太平军士卒多为贫苦大众,缺少知识分子,所以知识分子在太平军中受到非常尊重,与头目共寝,还有两三个勤务兵跟随。

但即使这样,逃跑者仍然很多,每天点名时,都有人数减少。这就说明制度上仍然存在问题。既然是一支革命军队,为什么要靠抢靠掳来维持运转

还有一个疑点:湘军虽然也是一支地主武装,他也是靠读书人来领导不读书者,与太平军类似,湘军靠发钱来凝聚军心,太平军掳钱又何为天国自己发行了货币,太平军将士抢来那么多清朝的银子作何用这些太平军能把抢来的银子寄回清统区,供他们的家属使用吗这些都是至今未能解开的谜团。

长沙水6洲。一艘拖罟船停在湘江上。这是曾国藩现场办公之处。一个接着一个不好的消息传来:

靖港长毛不知去向。

太平军主力到了宁乡。

宁乡失守,五百官兵阵亡。

太平军主力趋湘潭。

宁乡至湘潭之间的官道上驻屯的一千八百名湘勇溃散,下落不明。

常德发现长毛。

益阳发现长毛。

到底有多少长毛到了湖南湘军将佐齐集大帅的拖罟上,一个个面呈寂色。如果事态到了这种地步,仅靠湘军这支地方团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塔齐布带着一千多名湘勇救宁乡去了,伍宏鉴、魏崇德的一千多名湘勇也部署在长沙西边的宁乡至湘潭之间,长沙的兵不多了。曾国藩还真不知如何办向朝廷要援军现在湖北的局势更糟,安徽江苏江西一锅粥。但众将更多的意见是,在如此局势不明的情况下只能先抓重点:保长沙。长沙失守,大家的乌纱帽都保不住了。

探马又报:湘潭失守了

才一天时间,湘潭就失守。官军是干什么的湘潭失守意味着长沙危险。

这时,湖南巡抚骆秉章急忙来到水6洲。这可是巡抚大人第一次主动到湘军大本营来视察。曾国藩急忙出来迎接。

“曾大人,湘潭失守了”骆秉章开门见山。

“我也是才听说。”

“湘潭是我湖南水6交通之重镇,更是长沙上游之保障。请曾大人即速发兵将它夺回来吧。”

骆秉章甚是焦急,一反平日老成持重的含蓄之态。

想到长沙官场对自己的不善,曾国藩就是想去救湘潭,也不会这么爽快就答应。他故意说:

“此时长毛既然分兵来湘潭,湘北兵力一定空虚,不如趁机冲下去,下岳州,救武汉。这不是上谕中屡次强调的吗”

“战争我不懂,如何办先保哪里后保哪里,曾大人你说了算。我们反正是一条绳子上的蚂蚱了。”

骆秉章知道此时若坚持要曾国藩去救湘潭,这头湘乡犟牛的执拗是会给自己难堪的。该说的都说了,程序也到堂了。他也不作更多罗嗦,怅然而去。

待巡抚走后,曾国藩召集众谋士与将佐商议。

陈士杰第一个站出来发言:“涤帅,我意全力图湘潭。从宏观的角度看,湘潭居长沙上游,若湘潭不保,长沙守也是白守。援湘潭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如果万一湘潭也守不住,还可以退保衡、永,图再举。”

曾国藩对众人说:“隽丞的话我每次都是听的。鲍超入营时坐法当斩,隽丞力请释之,我听了;此前,王錱岳州之败,致我军于困厄,隽丞力请援之,我又听了。这一次,你们认为要不要听他的呢”[注:陈士杰,字隽丞,湖南桂阳人,拨贡出身,曾在户部当差,丁父忧回籍守制

,曾国藩在衡州办师时入参戌幕。后官至浙江巡抚。]

彭玉麟王闿运等人也坚劝曾国藩出兵救湘潭。

曾国藩笑道:“你道我真会此时发兵攻湘北否也湘潭的重要性我是懂的。自私点说,湘潭保不住的话,湘乡也保不住,那不危及我等的家乡我不能坐视长毛杀到荷叶塘去吧于公而论,救湘潭可保长沙。退一万步,败了,还可以退守衡州,不会出现北进陷入长毛南北夹击的险境。所以,湘潭肯定是要去救的。我只是想起曾某人在长沙办团练的那些日子,他巡抚大人给我多少难堪呀,故意急急他。”

李续宾说:“是呀,标兵闹到曾大人的办公室,巡抚的住地与我们一墙之隔,他都不出来制止。太蔑视我们湘勇了”

彭玉麟说道:“君子心坦荡,与这等官僚耗时间,不值。涤帅,我等带两个水师营去救湘潭。如何”

曾国藩:“两个水师营能解决什么问题”

最新小说: 渡我(救赎1v2) 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 存档是我的bug 潮汐gl(骨科纯百) 甘愿做狗(h 1v2) 从农村包围城市(H) 重生后我被宿敌们包围了gl(np高h全神经病) 斯德哥尔摩情人 [综英美] 当超英被偷家 繁花降(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