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吟看书吧 > > 战湘潭 > 战湘潭第13部分阅读

战湘潭第13部分阅读(2 / 2)

此书开本为259x135页面,设上、下、内三面围合183x12o黑色粗线框,外边留中缝对合书名书脊。每页九行,每行二十四字,宋体印刷。全书二十二个页码计四十三页。除去留白,共计净字约八千三百余字。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十七个页面,约三千四百字,为湘潭之战战事的亲见亲闻;第二部分十五个页面,约三千二百字,为据各方资料整理之战争逐日进程,计咸丰四年三月二十七日至四月初五日止;第三部分九个页面约一千七百字,为附录殉难姓氏事实,载有殉难士人烈女典型事例六个。此书为坊间刻本,不知为何人与何时所刻。署名“手编”者为“云庄野人”,尚不知为何人。

此书最大的特点,不但记录了湘潭之战的全过程,还保留了许多战事细节,为今人研究这段史实提供了相当可靠的第一手材料。

例如,记述太平军占领湘潭城的情况:

“念七日早,距城只十里许,尚畏缩不前,后探总市团勇俱去,又探刘宪在潭宁大路堵截,遂改由间道分队冲扑。前队由十四总黄龙巷入,中队直踞县城,后队分布城外小东门一带。甫入城时,一贼持刀跃马,冲突往来,一贼鸣锣市上,大呼居民勿畏,仍须照旧贸易。午刻,贼众拥伪丞相林入署堂,列枪矛刀炮旗帜,自大堂至照墙,纷如林立。仪门前大书“丞相殿”三字,堂联书:“春城化雨联三楚,官宅仁风扇百寮。”以“春官”字冠首,以林系伪春官也。于署后清风阁上署一高台,额之曰“望阵”。沿街张挂告示,头衔注“太平天国禾乃司赎病主左辅丞相正军师东王杨”,又排注“右弼丞相又正军师西王萧”。又有封条、执照及伪书名册、图章、戳记,皆编列字号为记。伪丞相入署时,尚疑城有伏兵伏勇,刻即传令挨户搜查。贼众遂先将监禁打烂,幸先日闻贼逼近,署捕厅徐绳祖俱带出城,不为贼有。贼入市轮抢,先至者为长发老贼,拣掠上等赃物;次掠中等;次则尽民房所有,一概卷掠,不中用者以刀打碎。潭城是时官仓储谷数万,富户仓储亦约数万,贼思长踞县城,传令暂封。其垅坊铺户米石,归寓供食,多则搬入富仓收存。潭城门六,贼入即紧闭,惟西瞻岳门与总市贼通,则时闭时开,特非贼不能入耳。有伪军统领,闭城后传贼众登城。城上搭棚造厂,架炮悬旗,昼角夜梆,声无少息,盖一垛一贼,一贼一矛,翘首顿足于其上者二千六百有奇。”

关于太平军的战法,有这样的记载:

“贼之出阵,先夜伪丞相令传某军,某军即聚党照所限时刻齐出。如先夜已经派定,而次日以事搁住者,亦算一仗,以后出战,另派各军。其分队出阵时,以新附短发约三四寸者居先,间以童男从中飞舞喊叫,最后则长发老贼。若短发退缩,长发立斩其首;若被官兵杀败,则长发先走,不顾新附短发矣。岸上之贼,惟踞城者夜宿其所居处;总市之贼,半岸半河,分窜在各铺者定以二鼓归船。船上烧烛燃灯,光如白日。外派小艇巡更,周环往复,至天明乃止。”

关于太平军的人数有这样的记载:

“贼每于晨餐时,设香案具酒馔,一贼中立念咒,少顷跪拜,旁贼随之。咒毕,呼“杀妖”者三,群贼彻撤案始饭。贼自靖港到潭,比夜伪丞相按册点名,共二万三千余人。至初四日申刻点查城内贼党,所存只五千七百人。牌示是夜三更一点由城东熙春门出走。新掳湘潭人,令传愿者同去,否亦听之。其先散在易俗河各处者,约千余人,比与城内信息未通,分途各窜,各持信函,约老龙潭聚会,究皆转宁乡退还靖港”。

关于太平军的军制,记载于下:

“分窜在外者,以伪丞相为统领,以下为伪指挥、伪侍卫,亦操重权。伪指挥管二千五百人,伪侍卫管千五百人,次则伪监军、伪司帅,亦论职派管,下至伪司马,所管仅五十人矣。贼军于每夜初更时按册查人,各军贼目握先来旧册,坐堂查点,后贼众又将新掳人数具单呈核,旋命司书者登总册,载明籍贯、年貌、姓氏、里居以及兄弟子女,又注系何时何地入营。各贼目查核毕,即执新旧各册呈伪丞相。伪丞相按军校对。如呼名不到,即硃抹其名。贼自到潭以来,每夜查核,无不减少者。贼在潭,每日有靖港股贼文书,书中大意以掳财物为要,次则掳人。有录功簿,多掳银钱者越等升官,掳人多亦按次推升,如已掳而复逃者则罚其军贼目,但能另掳补足,亦将功赎罪”。

这些情况,已进入了军中的核心机密。只有在丞相身边的文职人员方能看到。因此,我们可以推知,这个“云庄野人”,或者是他所直接采录的对象,就曾经担任了这一要职。为何有湘潭人能进入到这个层次,潭城纪事中实际上也作了说明:

“至贼众掳人,始则拣选壮丁,败后逢人便掳。掳至数人,以辫纽辫,蝉联牵去。初,人见其红衣号褂,远即遁去;越日,贼改装变服,暗匿山径树旁,乡人又为所愚。其所掳之人,惟善书者尊为先生,以青衫裹头,寝食与贼目共处,另派二三贼以供奔走,然此实为防守计也。”

本书附传中就记录了一个不肯就范的书生何中瀚:

贼入城,比有至其家者,瀚厉声大骂。贼诈曰:“先生读书人也,我粗知义理,奈被胁而来,嘱君暂勿外出,有事再报君知。”瀚以其言可信,遂闭户家居。四月二日,闻有叩门者,即前来贼党也。手持珠宝谓瀚曰:“聊为君安家食,敢乞同司楮墨。”瀚大怒。贼欲杀瀚,瀚与之抗。一贼黄巾黄衣,叱退群贼,复以温语劝曰:“君胆略过人,正当及此博取人间富贵,徒守此地何益耶”瀚诈应同行,至城东塘,大呼曰:“吾乃孔孟之徒,岂真与尔逆为伍,此水足鉴吾心”遂跃水而毙。

湘潭之战,除了湘军作为主力,湘潭地方官军,特别是在前期也起了一定的作用,这在本书中也有记载:

四年二月,闻宁邑警,知县刘札饬李志衡带勇至桐木桥防堵,贼闻退散,旋候选通判萧之梁、举人欧阳兆熊、贡生李家杞、职员龚承烈等,又另设堵剿局,募勇训练,驻城隍庙,其为御贼计者,至周且密矣。三月二十六日夜,侦报贼大股二万余人已至桐木桥地方,居民大恐。二十七日黎明,知县刘点勇出城堵御。比守备傅步云、外委李文焕,在城门边聚议半时,刘计定沿途迎剿,慷慨激昂,誓与决一死战,而傅与李,仍集本汛兵丁,在城防守。

本书还记录了咸丰二年、三年湘潭官兵对付太平军的守城、探敌和诛杀小股进扰兵丁的情况。也记录了湘潭居民在战乱来时逃难及遭受损害的情况,称“城内被害者约千人”。文称:

“贼初到时,只掳人掠物,至四月初二日,因败将逃,逢人便杀。妇女无论老少,半被轮污。有丈夫兄弟,贼先杀以孤其势,否则以利动、以威逼,堕其计者,苦不忍言。由是有防贼污滛,先命其妇女自尽,如屠宰周泽汇之妻刘氏是也;有贼来诈应,旋脱身寻溺,如龚承锦之媳简氏是也;有拒j杀夫,急携乳儿俱毙于水者,儒士胡清隽妻徐氏是也;有夫被贼杀,追与贼斗而毙者,分司书吏文光耀之妾氏是也;其寄寓在潭者,安仁之曹张氏、直录之徐陈氏,或从容以就义,或骂贼以罹灾,皆惨不可言。他如赵启辕之救妹,杀身而并杀其子;曾石湖之救邻妻,邻溺而曾杀其身,事皆见于四月二日。至次日午刻屠城伪令,贼遂停j行杀,其时士绅之抱义殉难与骂贼捐躯,则何茂才中瀚之溺于水,黄茂才观涛之死于刀,李监生邦政之毙于杪,以及儒士傅伏生与杨春浦之或溺或杀,俱激昂慷慨,忿不顾身。”

关于湘军在此次战役中的战况,在本书第二部分中有较详细的记述,不过,这方面的资料多可以在曾国藩的奏折中找到依据,看来这已是第二手资料。显然,这是符合作者或者主要的讲述者在这场战事中是处在太平军营垒里这一特定条件的。但在这一部分中还是有许多细节资料与地方官军参与战事的史料,显然采自参与战争的地方当事者,可补正史之不足。例如:

“初二日,塔齐布本欲令兵勇暂歇一日,讵料水路贼匪先夜四更时烧放大船数只顺流而下,小船载油灯随之,意欲惊扰我军。是日辰刻,褚汝舫令兵勇将所放大船撑聚一处,听其自烧。自辰至酉,又烧贼船三百余只,烧毙红衣长发老贼五百余人,生擒长发一十三名、短发四十余人。当官兵烧船时,风大火散,着船之火又燃烧街上房屋,自小东门外至大埠桥一带房屋俱毁。其先日,贼自燕窝放火,次日又接烧窑湾至唐兴桥等处。是日岸上官兵连毙贼匪数百余人,兵勇乘势将贼踞总上民房亦放火焚,烧毙亦无数,生擒长发六十余人。自午至申,贼俱退至城内,兵分三路进剿,又杀贼数百人,烧毁木城四座、望楼一座,夺获三百斤大炮三位、器械无算。其时下游贼船仅存文昌阁下三十余号,余烧尽净。”

在曾国藩咸丰四年四月十二日奏折中关于上述大火一节,仅有“着船之火,燃烧岸上街市房屋,百里外遥见火光烛天,岸上之贼烧毙者,实亦无数可纪,夺获旗帜器械无算”数句,而潭城纪事所载,是当地人为地方存史,当然要比进呈御览的奏折详实得多。

又如,潭城纪事述及初五日战事:贼船既尽烧毁,伪丞相令传贼众折回潭城。申初按册点名,存五千七百余人,谕是夜五更由东门出走。甫至城,贼称官兵四路围逼,复返如是者再。直至初五日黎明,始率党出城。先夜褚汝舫逆料贼必奔逃,谕周辉祖略带水勇侦探。卯刻,周正至城边,土人称贼尽走,周首先入城,搜获长发数名,投赴大营。褚汝舫即饬江忠淑带勇搜寻。时县宪刘、守备傅即皆入城搜贼。理事塔齐布亦率兵勇分门搜剿,统共搜杀长发百余名,生擒六十余人。内一人腰牌上写“春分侍卫书士汪秉义”,安徽人;一伪司马洪大贵、一伪司马王玉春,皆广西人;一头戴双龙贴金大纱帽自称大元帅罗,当即斩决。伪丞相逃时带去黄金一桶、白金十三桶,铜钱、服物无数,仍由来路退归靖港。余有径窜醴陵者,有转云湖桥转宁乡者。是股遇委员王錱,督杀二百余人,其被乡杀毙者则有卫千总袁藻等在石塘山督杀老贼三十余人,又十二都监生裴梓光、十三都监生罗赤阶、庠生黎光烈、八都李式男、二都从九戴莲仙、五都监生万士逵带勇杀贼无数。

而曾国藩在奏折中关于上述进占城池战事的表述是:当烧船紧急时,逆贼抛衣登岸,折回潭城。管带楚勇委员江忠淑侦知,商同署湘潭县刘建德觅熟悉本处路径、已选安徽从九王炳元,六品军功武生黄德均带楚勇数十,悄伏潭城西北角,俟贼架梯出入时,即夺梯直上。楚勇严阵以待,寅刻果见逆贼由西门缘梯而下,伏勇将贼砍毙,乘势夺梯而上,登城大呼:“官兵上城”逆贼不辨我兵多少,仓猝缘城窜逸。该勇即将城门洞开,江忠淑带勇直入县城,塔齐布督兵勇继至,分门搜剿。当毙长发、短发二百余名,生擒长发六十余名。

比照两处描述,还是存在细节差别,这些都可供深入研究之用。

综上所述,潭城纪事是关于湘军与太平军湘潭之战记载最详实的一手资料,它必将成为研究湘潭之战的重要史料而为人们所注意。由于它比官方文牍更多了故事情节、细节,而且表现了性格各别的真实人物,今后如果要通过电视剧、电影来表现这一段历史,潭城纪事更是不可不利用的弥足珍贵的活生生的材料。

所幸,我湘潭县八中的校友、学弟唐徽捷足先登,进行了这一有益的尝试。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题材,无论对湘军、对太平军的研究和了解都有着重要意义。本书以史实为纲,调动形象思维,将细节描写与史实记载交叉出现,是一种历史小说的新尝试,当是借鉴了纪实故事片的手法。当然,这本书还有许多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对于重点人物的言语对白,如何与其人物特征更逼近,就值得推敲。

总之,这是一部湘潭人没有探险过的题材,唐徽这样弄行不行、效果好不好,还是由社会来说了算。这里,作为一个校友多说了几句题外的话。

作者系湘潭地方文化学者、湘潭旧城改造历史文化顾问、湘潭市城市中心区建设指挥部成员、市重点建设工程新博物馆陈列组负责人,著有湘潭风物揽胜、建文帝失踪之谜等历史专著。第二书包网</br></br>

最新小说: 渡我(救赎1v2) 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 存档是我的bug 潮汐gl(骨科纯百) 甘愿做狗(h 1v2) 从农村包围城市(H) 重生后我被宿敌们包围了gl(np高h全神经病) 斯德哥尔摩情人 [综英美] 当超英被偷家 繁花降(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