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吟看书吧 > 玄幻魔法 > 五代群英 > 第一百三十九章 赵匡胤黄袍加身

第一百三十九章 赵匡胤黄袍加身(2 / 2)

忍耻含羞入郑州。

辽、汉合兵入寇,明明是匡胤部下讹造出来。陈桥之变,黄袍加身,早已预备妥当。乌有匡胤未曾与闻,而仓猝生变者乎?即如点检作天子之谶,亦未始不由人谋,明眼人岂被瞒过。当时为周殉节者,止一韩通。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而宋太祖之得国不正,于此可见矣。后人又有诗叹曰:

兔走鸟飞疾若驰,

百年世事总依稀。

累朝富贵三更梦,

历代君王一局棋。

禹定九州汤受业。

秦吞六国汉登基。

百年光景无多日,

昼夜追欢还是迟。

柴荣去世之前将幼主托付给赵匡胤,赵匡胤却趁机夺了他的江山,这在当时看来是非常不地道的,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引起天下人的仇视,到时候再来一场十八路诸侯共伐叛贼的闹剧,恐怕赵匡胤也支撑不了。赵匡胤为了安抚人心,发动兵变之后,对满朝文武大臣并无加害之意,对幼主和皇太后也非常善待,因此赢得了天下人的同情,反抗的声音自然很小。

陈桥兵变的时候赵匡胤的官职是禁军殿前司都点检,是禁军最高统帅。而后周的小皇帝柴宗训只有七岁。小皇帝生母已死,但外祖父天雄军节度使、魏王符彦卿还在。

符彦卿应该是赵匡胤面前最大的障碍,但问题是符彦卿虽是后周外戚,也同样和赵家是姻亲,符彦卿还有个女儿,就在年前嫁给了赵光义。赵光义邂逅彦卿女,是故意是巧合,现在也不得而知。两方都有姻亲关系,符彦卿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没做任何表示。

其实,陈桥兵变已不是第一次上演,后周的建立者郭威,就是被手下弟兄们黄袍加身的,郭威的儿子被后汉的皇帝杀光了,死后把皇位传给了内侄兼养子柴荣。柴荣也有私心,后周太祖是郭威,柴荣是郭威的养子,已经改姓郭,叫郭荣。郭威死后,顺利当上后周皇帝的柴荣就把姓改了回来,这是很不地道的做法,所以柴荣39岁英年早逝,儿子的皇位被赵匡胤抢了,也是报应。

根据《新五代史》记载,公元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的时候,周世宗有四个儿子在世。周世宗柴荣一共有七个儿子,前面三个都死在后汉政权手里,成为后周恭帝的柴宗训是老四。柴宗训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名为熙让、熙谨、熙诲。

赵匡胤玩的是“禅让”把戏,所以他要学曹丕,不能杀掉前朝皇帝,更何况人家老爸对他有大恩。所以呢,柴宗训被赵匡胤册封为郑王,迁徙到房州生活。对于年轻貌美如花似玉的小符氏,赵匡胤也遵守自己的承诺,尊其为“周太后”,将她供养在西宫,让她继续过尊贵的生活。

过了十三年,年轻的柴宗训也去世了,死时才20岁。听到柴宗训去世的消息,周太后伤心过度,顿时看破红尘,于是出家修行。

符氏姐妹还有一个妹妹,嫁给了赵光义。不过在赵光义当皇帝之前就去世了,被追封为懿德皇后。

符氏一门三皇后,于是被传为佳话。

对于柴荣的其他儿子,赵匡胤就没有这么客气了。

根据记载,赵匡胤初入宫时,见宫嫔抱一小儿,问之,曰:“世宗子也”。时范质与赵普、潘美等侍侧,赵匡胤对他们说:‘去之!’也就是杀掉的意思。

文中所说的潘美,就是《杨家将》里的潘仁美,其实人家并不是什么奸臣,而是赵匡胤创业时代的重要人物,赵宋王朝的开国重臣。

范质与赵普不敢回答。潘美说出心里话:“臣与陛下北面事世宗,劝陛下杀之,即负世宗;劝陛下不杀,则陛下必疑臣等。”

赵匡胤于是想出了一个解决方案:“与尔为侄。世宗子不可为尔子也。”

于是乎,潘美就收养了周世宗的一位皇子为侄子,起名叫潘惟吉。

潘惟吉究竟是老五老六还是老七,已经无从得知。其他两位皇子,究竟是什么结局,也无人知晓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最新小说: 月明(骨科 1v1 甜H) 春深不知处 沈先生的情书 池中洲 转生成为肉文女主的女儿后(nph) 【银魂】江户闪景(all向NP乙女) 同居不试婚(简体版) 枉生录2——花尽酒阑春到也 淫虐乐园 拜金女有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