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吟看书吧 > 玄幻魔法 > 燕藏雪 > 第四章 挨打也是一门学问

第四章 挨打也是一门学问(1 / 2)

坐禅问道之后,就是来开善寺的第三个特权了。www.6zzw.com这也是贺六浑又爱又恨的节目,恨自不用说,自己身高体重比淡然和尚高一截,可是爆发力和速度远远不如,次次挨揍。爱则是练过之后揍其他军营兄弟易如反掌,坐稳老大的位置。哪个少年不喜欢神采飞扬的日子,尤其是在军中,实力是生存之本。/p

唉,哪有不吃苦的甜啊。/p

贺六浑是不相信武功的,在遇见淡然和尚之前。/p

记得有段时间在天涯论坛上混,很多人在热炒一个视频。就是某散打高手20秒ko一个据说是太极拳某门派掌门人。当时看见之后哈哈哈大笑,中国不是没有武术,只是大大沦落了。在火器时代,再好的武功也比不过一颗小小的子弹。然后有意识专门去翻翻类似的报导,发现很多所谓的什么形意拳、八极拳、太极拳、螳螂拳掌门人都是隐居,都是不会真正对抗的。只能是摇头叹息了。/p

特别是很多人提及内功,点穴,轻功,贺六浑就更是摇头。真的有轻功,为什么不去跳高比赛,那世界冠军还不是分分钟拿下。还有一次央视揭穿一个谎言,某大师用内劲隔山打牛,看着一个个托纷纷倒地,贺六浑都惊呆了,这样违反科学常理的事情都有人信。后来想想,中国人太多,又崇尚权威。就像任何一个破邪教,居然都有人相信一样。/p

现在贺六浑信了,那也是被打服的。在绝对的暴力面前,一切的猜疑和反抗都是徒劳的。/p

按照淡然和尚的说法,古武术有各种技法,甲士之术、义士之术、暗杀之术、飞贼之术、健身之术。/p

甲士之术是用在军阵对抗当中,主要是下盘与臂力问题。这个是可以想象的事情,百人战,千人对战,你再高的个人武功也是白搭,几十根长枪刺过来,你真能飞啊。这个时候就是团队作战,保护好自己避免被挤到被踩死才是第一要务。/p

贺六浑修炼的当然是义士之术,那是必须提升个人武力值的东西。包括内劲的修炼,搏击拳法的磨砺,还有兵器的把握。/p

在修习任何武术之前,需修有内劲。没有想到居然真的有《易筋经》!还真的有韦驮献杵(含3势)、摘星换斗、三盘落地、出爪亮翅、倒拽九牛尾、九鬼拔马刀、青龙探爪、卧虎扑食、打躬势、工尾势十二势。真正修行之后,有皮力,肉力,骨力,心力四个层级,每一层突破都是个指数级变化。/p

因为经中是这样介绍的,练习该功法之后,“从骨中生出神力,久久加功,其臂、腕、指、掌,迥异寻常,以意努之,硬如铁石,并其指可贯牛腹,侧其掌可断牛头”,这些都还只是“小用之末技”;“心力”练成之后,“手托城闸,力能举鼎”。swisen.com/p

贺六浑问他属于哪个层次,淡然和尚只用手轻轻一推,就让贺六浑的屁股与地面发生剧烈摩擦,发出焦糖的味道。让他明确知晓,皮都没有练厚。/p

搏击术上,淡然和尚最擅长的居然是八方拳,就是那个“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方定乾坤”的功法。“动如绷弓,发若迅雷”,这是对八方拳形象说法。身如弓,拳似箭“,蓄劲时身体像拉开的弓一样,蓄满劲力。“发若迅雷”则是发力瞬间要发力要突然、猛烈,使人猝不及防,要有摧枯拉朽的气势;同时发力要以人体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辐射发出,任何方向都要有力的存在,就象炸弹在空中爆炸一样。/p

最厉害的就是快准狠。一般人出拳,是先蹬地,然后扭腰,然后送肩,然后出拳,然后击中对手。而八方拳用内劲的人是先出拳,然后迅速上前一步(很重要),扭腰,送肩,同时击中对手,就这么简单。世上武功唯快不破。/p

快到极致,无法避让;鼓掌一般人自己的上限是每秒能打击多少次。有人回答1次,有人回答3次。我便拿着秒表给他计时10秒,让他尽全力高速鼓掌,自己数次数。结果是很出人意表的,一般普通人每秒鼓掌平均在7次以上,部分人达到12次以上,受训的人往往也被自己所数的次数所震撼。不相信是自己做出来的。/p

准到部位,非伤即死;人体的很多部位是一碰即伤,甚至死亡。看准部位,一击必中。/p

狠大力沉,无可阻挡。一力降十会,战场上向前突破必须是一往无前的勇士。/p

淡然和尚教的枪法名字很怪,叫八母枪。据说是达摩传人印度僧人跋陀的弟子洪洞大师所创。据吴殳在《梦绿堂枪书》说,八母本也,六妙用也,五要变也,三奇巧也。尽此诸法,枪可以贯诸艺矣。其实八母枪是八个基本动作:封、闭、提、掳、拦、拿、还、缠。八母就是八种基本枪法。枪法变幻虽多,但离不开这八母枪的攻防范畴。据说八母枪法达到了“理明法备,精妙实用”,后来成为少林枪法之“鼻祖”。/p

因此贺六浑每天必须拔刀挥刀n次,必须举石凳n-1次,必须跑步n圈。还有最痛苦的,与大师持枪对抗n次。/p

司马子如就没有这样的待遇,他是最喜欢弓箭。每次到开善寺,都是自己一个人去墙边练。只有射完规定的100只,才会和空性他们去练功。/p

按照司马子如的说法,他要和关兴一样的厉害。据说在三国演义里面,最高手的射箭不是吕布,也不是赵云。是关兴!三国演义原文:兴挽弓在手曰:“射中红心,何足为奇。”正言间,忽值头上一行雁过,兴指之曰:“吾射这飞雁第三只。”言讫,那只雁应弦而落。文武官僚,齐声喝采。这真是全书最有难度的一次箭术表现。/p

贺六浑觉得是扯淡,因为这不科学。/p

大雁飞行高度在1000米到10000米之间(这个可以查证一下,不是我胡说的),有时会偏低到500米到800米之间。这明显不符合正常人的能力范围,而且从下往上射本来就有难度,射数百米(或千米以上)高,力度不必多说,还要指哪儿打哪儿。而且大雁是活物,并且有够快的飞行速度。不过,这小子愿意练,活该累死哈哈哈。/p

最新小说: 渡我(救赎1v2) 小说大纲里的女主觉醒后(NPH) 存档是我的bug 潮汐gl(骨科纯百) 甘愿做狗(h 1v2) 从农村包围城市(H) 重生后我被宿敌们包围了gl(np高h全神经病) 斯德哥尔摩情人 [综英美] 当超英被偷家 繁花降(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