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吟看书吧 > > 木匠皇帝的自我救赎 > 第83章 83.因敌变化

第83章 83.因敌变化(2 / 2)

明朝方面,目前海军已经划设了四大舰队,分别为以特林为基地的远东舰队、以登州为基地的北海舰队、以宁波为基地的东海舰队以及广州的南海舰队。其中跨海作战的主力是东海舰队,能够投入远洋使用的军舰不到一千艘,还需要继续建造。另外每年从海事学院毕业的学生不足千人,加上归降的三千多欧洲雇佣兵,军官的比例还不足以支撑一场规模庞大、时间长远的海战。

日本方面,德川秀忠为了避免欧洲列国的渗透,他只允许不传教的葡萄牙人和华人在内地经商,只允许西班牙和荷兰在长崎的租界内活动。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虽然阻碍的日本的经济发展,但非常有利于他打击切支丹大名的势力,灭绝日益庞大的基督徒。

在这种残酷的镇压政策下,各地陆续爆发了教民起义,其中声势最为庞大的要数岛原之乱。这些教民义军在欧洲的支持下势如破竹,很快便成为德川秀忠的心腹大患。为了稳固幕府的统治,他被迫与西方人撕破脸,起草奉书公开处死传教士,并收回长崎的租界,将西班牙和荷兰赶出日本。

分析完带我形势,朱由校认为西洋人是可以团结的对象,他表面上答应战后允许各国在日本自由传教和通商,但这张空头支票的最终解释权握在自己手里。面对明朝开出的优厚条件,无家可归的西班牙和荷兰人前往广州协助训练水师,浑然不知已经落入朱由校的一个圈套当中。

除了做好战前的准备,分析以往的案例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忽必烈的第二次远征,他动员了二十万军队,征调大小战舰五千余艘,浩浩荡荡的驶入日本海域,从九龙山一带发起登陆攻势。当然结局书友们都知道了,元军遭到了惨烈的抵抗,高丽军队的统帅洪茶丘被俘杀,几名蒙古高级指挥官相继阵亡,战斗只打了一个多月损失就超过三分之一,已经失去了战斗力。

在战役的胶着阶段,飓风肆意而来,风暴持续了四天,南方舰队的船只全部被毁,北方舰队也损失大半,只能逃离战场返回。此时九龙山的海滩上还有十万失去后援和补给的元军,日本趁机沿海滩构筑石墙,想将这些勇士困死在沙滩上。数月之后日本大举发动反攻,元军大部被杀,剩余的两万多人成了俘虏留在岛上。

对于这次惨败,大明精英的结论出奇的一致。

第一,他们都认为忽必烈因怒兴兵犯了兵法的大忌,致使元军师出无名,将士们战斗**低迷。更离谱的是忽必烈为了瓦解对方的士气,竟然提前将自己的计划告知日本,然后大摇大摆的行进,这使得日本从战争开始阶段便掌握了元军所有的动向,并在九龙山一带布置了有效的防御工事。

第二,忽必烈并没有做到上下同欲。元朝统一中原地区和朝鲜半岛后,一直遭到不同程度的抵抗,朝廷采取血腥的手段残酷镇压,激起民族之间的仇恨,导致二十万远征军不能协同作战,仅靠那五万不熟悉海战的蒙古骑兵根本不能给予日本痛击。与之相反,镰仓幕府已经统治多年,北条时宗能够调动足够的人力物力,加上他大肆宣传元军在中原地区的暴行,使得日本境内同仇敌忾,政府间的军事对抗变成了一场抵御外敌入侵的民族战争。

当然,元军在具体的战术安排上也有许多不妥之处。

一是战术上的应用失误。蒙古骑兵身体强壮,能吃苦耐劳,是马背上的勇士,他们的优势是利用弓箭进行迂回包抄,但是抢滩登陆是要在狭长湿软的地带作战,日本人采取近身肉搏的方式和蒙古骑兵打,这就使得蒙古人失去了弓箭和回回炮的支援,等于自断一臂。更可气的是日本人采取坚壁清野的战术,不仅战场上不给蒙古人留任何有价值的物资,还不断偷袭蒙古的运输船,导致蒙古军队从一开始就出现补给困难的短板。

二是武器方面存在缺陷。日本武士除了爱刀如命,还有一副昂贵的铁甲。由于日本常年战乱,对于武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直接促使日本的冶炼技术和刀具制作工艺非常先进,他们的兵器在近战中明显优于蒙古人的马刀,而远距离的弓箭也无法穿透日本武士的盔甲。

对于元军的失败后人多是觉得可惜,此后日本便开始了几次征服中原的战役,虽然都以失败告终,但却数次阻断了中华民族复兴的机遇。当朱由校听完大明精英的分析之后,他忽然明白了《孙子兵法》的真谛,其实6075个字已经浓缩了中国古代军事家的精髓,但真正为将帅所用的只有十一个字: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为此他与大明的战神孙承宗经过反复商议,开始有针对性的进行了战术上的改变和火器方面的研发。

首先,由杨天生、陈衷纪等人招揽日本的武士、浪人,组织他们出海打劫经过台湾海峡的商船,并寻找机会侵犯福建一带的港口,以此激起明朝境内的民族仇恨,获得最大程度上的民意支持,将征服日本变成平息倭寇的正义战争。

其次,由李旦、李国助父子出面,资助那些亲华的倭人进入幕府和地方大名任职,一方面干预德川秀忠的政令推行,另一方面获取日本境内的大量情报。同时重金收买忍者,有针对性的清除继位者德川家光的羽翼,阻止德川秀忠实现他的大御所体制。

再次,派出锦衣卫假扮商人、僧人等进入日本,在亲华倭人的协助下大肆绘制军用地图,勘察地形地貌和人口分布状况,确定行之有效的进攻路线。

最后,由郑芝龙的华远贸易公司出面,联合西班牙和荷兰的舰队封锁濑户内海,严禁火器、药材、粮食等战略物质流入日本境内。

(本章完)

最新小说: [综漫] 剧本组酒厂打工日记 外遇對象是我的妻子 坠落(猎人1V2) 不得(骨科,父女) 奉君天上客(短篇合集) 调教偏执狂(1v1h) 醉骨(1v1高H) 猎人游记[3p,剧情,肉渣] 娇小姐 囚徒(1v3,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