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吟看书吧 > > 甲申太子征途 > 136.下诏勤王

136.下诏勤王(1 / 2)

“失踪?”崇祯非常讶异“在哪里失踪的?他的扈从呢?”

齐本正说“在赴居庸关的路上失踪的。两天前,先遣出发的几个扈从在前面数十里处预备打尖,等了五六个时辰,也没等到高起潜。先遣扈从以为路上有耽搁,于是顺原路返回去迎接,然而再也没有找到他们。上一站是在保定府,先遣扈从出发时,高起潜一行已经在新城和涿州之间。事关重大,一名先遣扈从纵马疾驰返京禀报,其余人还在寻找。”

“也许,他路上转向,到别的地方去了吧?”崇祯摸着下巴问。

“秉皇爷,不会。”齐本正笃定地说“巡视京畿防务,路线乃是事先筹划已定,没有无故更改的道理。”

崇祯一时陷入沉思,半晌问王承恩“大伴怎么看?”

王承恩面色阴沉,说“老奴亦是不解。”

崇祯又问朱慈烺和孙传庭“太子和孙先生怎么看?”

朱慈烺淡淡地说“高起潜也曾是东宫詹事,曾经多次监军征战,名动京畿乃至直隶。其人智虑深沉,行为非常人所能揣测。”

孙传庭简短地回了一句“微臣不知。”

齐本正忽然转向孙传庭,面无表情地问“请问孙侍郎,从日程和路线上看,似乎高起潜与孙侍郎的人马有相遇的机会,不知孙侍郎的斥候,可曾见到高起潜一行?”

低眉垂目伺候一边的王承恩,掀了掀眼帘;获得赐座,正端坐锦橔的朱慈烺,悠然望着齐本正;崇祯倒是期待孙传庭知道一点线索。

孙传庭坦然说“回齐公公的话,我军凯旋路上,归心似箭,进入京畿之后,道路平顺,不曾远派斥候,因此未曾知晓到高公公及其扈从队伍。”

齐本正眯了眯眼,紧盯着孙传庭的脸色和眼睛,说“但是,高公公却看到了孙侍郎的队伍了!据高公公的先遣扈从汇报,他们在离开高公公扈从队伍之前,就已经远远望见孙先生的队伍新城境内扎营了!”

孙传庭淡淡地说“吾所率队伍有两千多人,回程也不隐藏行踪,远远看见实属正常。而高公公扈从才有多少人?斥候未曾察觉亦属正常。”

齐本正语气松了松,问“那么以孙侍郎看,找寻高起潜,何处着手才好呢?”

“这就是东厂的本事了,吾如何知晓!”

齐本正转向崇祯,躬身道“启禀皇爷,高公公代天巡狩,竟然在京畿失踪,身边扈从无一返还,实在是一桩大案、奇案。奴婢请求,由东厂领衔,调集人马,到事发地仔细搜索,不放过一点蛛丝马迹!”

朱慈烺说“儿臣附议!高起潜忽然失踪,兹事体大,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儿臣建议,东厂番子,全部派出,限二十日内,哪怕挖地三尺,也要找到高起潜,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齐本正望着朱慈烺,闻言差点噎着,又不敢反驳,只是喃喃地说“小爷,奴婢是想从京城抽调一些人马过去寻找,并非只靠东厂……”

“京城哪里有人马可供你抽调?反正东厂也无大事,肃奸捕谍,都是太子府在做。你们不若出城去办个大差事!”

齐本正又向崇祯躬身道“启禀皇爷,如今东厂,非比从前。寻找高起潜之事,一切伏惟圣裁!”

崇祯皱眉吸了口气,道“从来未有事,尽出今朝!”想了想又说“如此局势之下,派出大队人马去搜寻,实是不妥。东厂最好拣选一二十好手,前往失踪之地寻找寻找。”

“遵旨!”齐本正领旨告退。

崇祯把话题拉回到勤王的问题上来“还是议一议,何时下诏勤王最合适。”

朱慈烺说“儿臣以为,下诏勤王,宜早不宜晚。”

崇祯一愣“为何?”

最新小说: [综漫] 剧本组酒厂打工日记 外遇對象是我的妻子 坠落(猎人1V2) 不得(骨科,父女) 奉君天上客(短篇合集) 调教偏执狂(1v1h) 醉骨(1v1高H) 猎人游记[3p,剧情,肉渣] 娇小姐 囚徒(1v3,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