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吟看书吧 > > 甲申太子征途 > 185.焦灼深宫

185.焦灼深宫(1 / 2)

紫禁城,乾清宫。swisen.com

崇祯皇帝每日最关心的,就是山西和豫北的急报。

太原失守以后,代州和宁武关血战的消息让他振奋了一下若是守将都如周遇吉,何惧闯贼猖狂

但是宁武关终究还是失守了,崇祯拍了桌子“大同总兵姜瓖为何不出兵援助兵力再少,凑出五千人,也足以阻挡闯贼于宁武关下了山西巡抚卫景瑗也是废物”

很快,兵部探马发来姜瓖向闯贼恭送降表的消息,崇祯大发一通怒火,砸了几个茶杯,想起太子对山西防务的不信任,不由得对太子又添几分高看“我儿果然有远见,早就知道山西不可靠,但是为何不断然将其拿下呢”再想了想,又对自己说“其实哪里能提前拿下叛迹未露,总不能在大敌当前之际先逼反边将。”

他不由得深深叹了一口气大同一失,宣府就是阻挡闯贼主力的最关键的边镇了,但是王承胤王通可靠吗

急报又来了,说王通也向闯贼送了降表

消息一公布,朝廷大哗。阁臣纷纷向崇祯建议尽快向召回孙传庭大军,守卫京城。也有人建议,召吴三桂弃关外之地,入关勤王。这人就是蓟辽总督王永吉。

其实,关于“放弃宁远,召三桂入关助剿”的建议早就出现了。崇祯虽然愿意相信太子和孙传庭能抵挡闯贼,但是心里到底还是很不踏实,想加一道保证,这一道保证就是吴三桂的关宁铁骑。

可是,征召吴三桂入关,就要放弃关外之地,将来一旦追究弃地的责任,必须有人背锅。所以,朝中大臣都不敢赞同。唯有蓟辽总督王永吉觉得,自己职责所在,无可逃避,所以断然上书说

“前后屯失守,宁远城孤悬关外二百里外,四面阻敌,防御极难,且闯贼日迫,三辅震惊,宜撤宁远,令吴三桂统边兵守山海关,即京师有警,关门之援可旦夕而至也。”

崇祯问了太子的建议,太子当时说“吴三桂的责任,是守住关宁防线,抵制建奴的招降瓦解;最起码,要守住山海关以免朝廷与闯贼决战城下,他放建奴进来趁火打劫”

但是崇祯有些吃惊“吾儿信不过吴三桂”

太子沉默片刻才说“他的父亲吴襄,父皇已经将其全家召来,理由是秦寇势迫,调襄入京协守,如今只是给了提督御营名号,并无他职,只怕他全家不乐。www.6zzw.com儿臣建议父皇,暂时可以厚赐金帛,令其安心。至于调兵入京,还不到那时候。”

崇祯觉得儿子答非所问,于是追问道“那么到底是否让其放弃关外四城,退守山海关呢”

太子回答说“退亦可,不退亦可。关键是守住山海关,不要让建奴进来趁火打劫。”

因此这事一直就拖下来了。现在大同、宣府两处边帅向闯贼上了降表,谣言四起,蓟镇一日三惊,王永吉觉得已经到了万分紧急的关头,立即上奏建议急调吴三桂入关。

崇祯密旨询问已经出京的太子,语言比较委婉,不说自己信不过太子的实力,而是把责任推到大臣头上“三边失陷,畿辅震动;群臣不安,欲调辽镇。”

太子回奏态度很明确“前番下旨天下勤王,独独未传旨给辽镇。如今虽然军事孔棘,可以让吴三桂收缩兵力,退保山海关,以安群臣之心;然而不必急于向其下勤王之诏,而应令其严防建奴犯境。儿臣破贼在即,不日将回保京师,父皇勿忧”

另外还有密奏,汇报了刘芳亮大军占据彰德府,进逼井陉,将要出固关、袭真定的军情,以及孙传庭大军埋伏作战的计划。

崇祯看着地图,眉头紧皱,心里很担心万一南线胶着,西线又被李自成突破,将如何是好看着看着,心里竟然生出一丝怨怼“率全部精兵到真定,在老子身边就放了京营老弱、各镇杂兵,难道就不怕万一,老子出事吗莫不如,老子干脆直接把吴三桂调来,手边也好有一支强军”

主意未定,两个消息让他略微松了一口气

一是山西方向的兵部探马二队、三队汇报,因为太子用计,李自成进入大同以后,姜瓖被辱,部将李时华夺门出逃,因此李自成进兵不顺利;

最新小说: 月明(骨科 1v1 甜H) 春深不知处 沈先生的情书 池中洲 转生成为肉文女主的女儿后(nph) 【银魂】江户闪景(all向NP乙女) 同居不试婚(简体版) 枉生录2——花尽酒阑春到也 淫虐乐园 拜金女有什么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