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吟看书吧 > > 大明新命记 > 第一三七章 取字

第一三七章 取字(2 / 2)

“可是圣上又能怎么办呢还不是得继续揣着明白装糊涂圣上心里难啊该给的钱粮,还是得继续给而且这一次该给的赏赐恩典,一样也不能少

“否则的话,这山海关的千里江山,转眼之间就便宜了东虏了啊到那时,朝廷怕是再也没有了复辽的希望”

王德化说完这些话,脸色沉重,手拍着座椅的扶手,哒哒哒哒地作响,而他本人则是沉默了下来,不再说话。

对于辽东的事情,显然这些人都是知情的。

杨振原以为这些人都被蒙在鼓里,可是王德化的一番话却让他醒悟,原来崇祯皇帝也知道。

只是知道归知道,皇帝本人对此也没招儿,即使贵为九五之尊,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杨振见王德化和方一藻都沉默,于是咬了咬牙,说道“两位世叔小侄听说,祖总镇家子弟,多有在东虏奴酋手下任职者

“祖总镇嫡长子祖泽润、嫡三子祖泽洪,以及其他一些祖氏昆仲子弟,皆在崇祯四年大凌河之围后投降了东虏

“现如今他们活生生地做着东虏的官爵,为虎作伥,助纣为孽鲜廉寡耻,莫此为甚即令称之为汉奸,也一点不为过

“世间焉有子弟已投东虏,而其父仍任大明总兵,继续总镇辽东官军兵马者小侄自从听闻此事,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杨振下了决心,既然今后要在辽东混,而且已经与祖家军分道扬镳,走了不同的路,那就没有回头路可走了。

而且现在正是向王德化,并通过王德化向远在京师的崇祯皇帝表达甘做孤臣、甘效孤忠的最佳时机,杨振当然不能放过。

杨振说出这些话,其实并不指望得到什么答案。

他很清楚,就是他能够拿出证据,崇祯皇帝也不敢处置祖大寿以及祖家子弟。

因为方才王德化说的一点没有错,现在的辽东镇,已经成了祖家镇,现在的辽东军,早已经成了祖家军了。

放眼现在的山海关外,算来算去,唯有自己这个“外来户”,眼下尚不在辽东祖家军的序列之内。

听了杨振说的话,王德化与方一藻对视一眼,同时叹了口气。

大家沉默了片刻,最后方一藻说道“王公方才说圣上难、朝廷难,其实就是难在这里啊你说的那些情况,本抚院自然也听说过,以王公在御前所担任的职司,又岂会没有听说过可是证据呢

“人家只消一句被俘了,或者战阵之上下落不明了,或者干脆一句战死了,不仅无过,而且还有功呐,你又能怎么做

“你还年轻啊这其中的弯弯绕儿,你还不懂今后多学、多问,多长几个心眼,不要被人坑了,被人卖了,还不自知”

巡抚方一藻的话刚说完,王德化的公鸭嗓就又响起了“哎,杨贤侄眼下还不到而立之年,今后还有大把的光阴打磨不着急,慢慢来吧

“而且,杨贤侄眼下不到而立之年,就已经位居总兵之列,虽说是一个团练总兵,可是毕竟也是总兵嘛下一步做上一任总镇,那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啊”

杨振表达了自己对祖大寿仍然担任辽东镇总兵的不满之后,立刻就取得了王德化和方一藻的信任。

两个人对杨振说话的态度,也不再是试探来试探去了,而是直言不讳,毫不遮掩,显得亲切多了。

三个人在大堂上又谈了一会儿,眼看着时辰过了未时,王德化说道“该说的正事,咱家都说完了总而言之呢,经此松锦大捷之后,圣上对辽东有了新的一些想法,对于方巡抚,对于杨贤侄,可谓是寄予了厚望你们莫要让圣上失望了”

方一藻和杨振听得此话,连忙表示,一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王德化见状,也不再说公事,而是对杨振说道“听说杨贤侄现在尚无表字”

杨振一听这话,就知道王德化与方一藻之前肯定谈论过自己的事情,并且交换过意见了。

当下连忙答道“小侄自小就生长在军旅之中,到现在也不过是一介武夫,确实不曾取过表字”

“既然如此,贤侄你也别嫌咱家唐突咱家看你知情知趣,人也忠勤耿直,看了甚是放心,今日就给你取个字吧”

最新小说: [综漫] 剧本组酒厂打工日记 外遇對象是我的妻子 坠落(猎人1V2) 不得(骨科,父女) 奉君天上客(短篇合集) 调教偏执狂(1v1h) 醉骨(1v1高H) 猎人游记[3p,剧情,肉渣] 娇小姐 囚徒(1v3,强制)